欢迎来到: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机仪发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伟强研究员应邀到机仪学院作学术报告
作者:狄慧鸽   审核人:闫庆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数:

2025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伟强研究员应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激光雷达遥感研究中心邀请,在学科2号楼报告厅作题为《青藏高原高海拔极端环境下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机仪学院狄慧鸽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中指出,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的“超级启动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团队长期扎根于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中,提出了复杂地表综合科学观测与理论研究集成的创新理念,建立了“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立体观测研究平台网络”,并取得了大量系统性研究成果。报告重点介绍了该观测平台网络的建设背景与研究意义,围绕为什么要建立观测平台、在哪里建、具体观测什么以及资料如何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团队构建的空天地立体综合观测网络平台,不仅深化了对高原天气气候作用机理的认识,更为区域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报告结束后,马伟强研究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就相关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个人简介:

马伟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西藏气象学会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理事长,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气象科学》常务编委,《应用生态学报》和《RemoteSensing》等多个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2021年入选国家站)。2001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200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2010—2014年分别赴澳大利亚和日本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从事合作交流,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大气边界层过程,卫星遥感应用,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25年来,他长期坚守青藏高原气象学野外观测一线、通过资料分析、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对高原大气边界层过程中的地表热通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过程模拟研究;同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面上、重点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参与科技部“青藏二次科考”和中科院专项A等项目。自2004以来共发表期刊论文共100多篇。


Copyright © 2016-2019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地址: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邮编:710048

联系电话:029-82312212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